-
随想
-
资讯
角色/声音/世相/新知/灵感/日历
-
契诃夫曾赞美伊尔库茨克是“西伯利亚最好的城市,辉煌壮丽,富有文化”。现在,这里文化机构仍然众多,使用他们的人却急剧减少——不少年轻人被酒精和毒品羁绊,还有一些,则做着跑到莫斯科等大城市去的移民梦,而那些从大城市来的人,则是匆匆路过,甚少留恋……但它仍是值得一去的地方:所有你能想象的西伯利亚的风情;移民和流亡历史的积淀;以及无数中国人在那里或明或暗地打拼的故事……
-
单亲妈妈是一个越来越大的群体,某种程度上,这是社会更开放、更正常的结果,但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依然是许多现实的困境:对孩子的过度关注、个别走向“怨妇情结”、为生计而择偶、因孩子而放弃择偶……未婚单亲妈妈尤为特殊,一般意味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独力抚养的艰辛、可能遭受的舆论暴力,办准生证、上户口、缴非计划生育人口罚款,等等。
-
十几年来,斯蒂芬妮·辛克莱一直聚焦于女性题材的拍摄。这些女人往往生活在心灵或身体的极端环境下,既包括生活在乌干达、每盘棋局都与命运相联系的女棋手、头部连体姐妹,也包括童婚地区的“小小新娘”、一夫多妻制社区中的女孩、希拉里保镖中的女特警……她向Lens分享了这些故事,谈论了她对报道能否改变现实的看法,等等。
-
53岁的莱奥·卡拉克斯与电影界的关系一直兼具了征服和毁灭的双重性。他在很年轻时就因《男孩遇见女孩》《坏血》《新桥恋人》等,给电影吹入了情感的热度和灵感之风。又在此后长期被“遗忘”。在这次专访中,他回顾了自己创作的一些细节,以及他对爱情、生活和今天的电影业的一些看法。当他引用穆齐尔的话来定义美:“美不是别的,就是一样事物被深深爱着的表达。”你能想起所有他曾在电影中刮起的爱的旋风。
-
这是一组关于非洲大象保护现状的报道,有点低沉,因为盗猎愈发猖獗,象牙消费热潮不退,甚至很多政府都卷入到了疯狂的利益之中。同时,也包含着希望,因为不少人在那片土地投入了心血和爱。作家罗曼·加里曾经写道:“在一个完全物质和现实的社会里,诗人、作家、梦想家,还有大象,不过都是些讨人厌的东西”,但保护者相信,大象是自由的象征,是这个星球还能被称为家园的象征。
-
这是生活在法国北部小城的一群“不思上进”的年轻人,但他们有着恣意绽放的青春,和充满友谊与灵感的生活。自称“狼群”的他们,还在去年开着一辆二手面包车,来了趟“美国之旅”。
“我喜欢那些破旧的、有点悲伤的东西,我发现它们更有趣。我喜欢那些被忽视的地方,在那里,自然按照自己的秩序自由运转,是一切事物的基础。特别是,在那里很少有人和事会打扰我。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西奥对Lens总结“狼群”的环境说。他珍惜这个尽力去获得自由的群体,“喜欢我们是我们自己、我们是我们自己的。”
-
2011 年3 月11 日,福岛在地震中爆发核灾危机。日本当局紧急撤离核电厂20 公里内的居民,但动物们都被留了下来。摄影师太田康介在那时带着猫狗粮和水冲入灾区。他的动机很简单,这些陪伴过人类的忠实“家人”,在人类离开后,想必内心也充满了不安和紧张,面临着生死离别。动物的眼神也给我们一种启示:并不是人类撤走了就算解决问题:人类造成的灾难,所有的生命都要一起承担。
这个问题遗留到了现在,也会在一个个类似的处境里考量着人们的情感和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