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角色/声音/新知/数字/随想/日历
-
旧时光的孑遗在索非亚令人惊异地凝滞,日复一日从日光中的沉闷、矛盾,流入午夜里的温吞、和谐。
这里是保加利亚的首都,“欧洲的火药库”,上千年来的必争之地。作为最后一个脱离“铁幕”统治的东欧国家,也是最新加入欧盟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似乎注定了它令人困惑的特质。
-
“金砖国家”拔地而起的巨型城市,消除了大批贫困人口,也将数亿人卷入到更有活力的网络之中。但政策和规划方面的短视,也带来了很多“灾难”。如何挽救?“金砖国家”没有太多先例可以借鉴,整个世界一定程度上也在等待它们提供答案。
-
地书,中国老人消磨寂寞的技艺,在法国学者沙塔眼中多了几分苦修的味道。他将此视为探讨公共空间和涂鸦文化的一部分。跟随他的足迹,Lens另行做的街头采访则试图还原一种我们熟识又陌生的老年生活。
-
在美国长大的安德鲁,多次回到父亲的故乡立陶宛,在那里,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中心转换成了年轻人寻找现代感的迪厅。他们普遍偏瘦的身体似乎是之前匮乏时代的证明和遗迹,他们身上承载着过去,但他们装作对此漠不关心。但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仍以不同的方式敲打着他们的心扉。
-
阿尔内·埃格姆78岁了,这位《蒙克与摄影》的作者,和Lens聊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来中国的蒙克大展、他眼中的中国与日本、他最欣赏的美术馆和展览、“以蒙克方式生活”、他眼中的蒙克等等。他说,“我骨子里是一个观察者,我最爱看人们自己思考,看待事物的正反面,评价现实。我不喜欢对事物强烈聚焦、施加压力,固执己见……”
-
瞬间 The Moment | 灵魂游走于光影中
现代舞,这个被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催生的艺术,上世纪初在美国生发,从芭蕾束缚的范式中出走,迅速传遍欧美。德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纷纷接续了这一潮流。
“北京舞蹈双周”今年也已举办了第三届,香港舞蹈家曹诚渊在内地经济发展后的精神需求里看到了现代舞这一艺术的空间:人们渴望身体和情绪的释放,也冀求更多沟通和理解。
-
这是一个以99岁高龄在美国去世的中国女人,一次长达12年的拍摄记录。她展现了唐人街典型的华人生活,也代表了一种曾经普遍存在的女人的一生:Lens采访了她的多位后辈,都无法完整复原她的故事和内心世界。
-
798,曾经是中国和东德合力建造的超级工业乌托邦、一个军工企业的保密番号,现在无疑已演变成了一个气质含混、态度暧昧的热闹秀场。一套珍贵的底片记录了这所老工厂被改造之前、甚至衰败之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