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就开始的“双十一”,相比往年似乎是一次格外安静的购物节。
不少人在下单前反复计算最优满减,到了付款那一刻才惊呼买家不如卖家精,大失所望;双十一临近几天时,社交网络上更是出现了不少“不买立省100%”“#消费冷静期了解一下#”的话题,分分钟冲上热搜,吸引了极高的讨论度。
种种身边的观察表明,许多年轻人对购物的兴趣似乎正在消退,变得更理性了。
这股风潮从2021年就开始初现端倪。在年轻人聚集的社群中,“抠门省钱小技巧”“薅羊毛”主题的群组正在增多,以物换物,二手交易越发火热。还有人专门搜罗各种优惠券,“拼单”“团购”更省钱,方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校果校园营销不久前曾发布的《2022大学生双十一消费洞察报告》,也显示,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年轻人表示:“双十一”购物节的对他们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平时羊毛薅得好,过节只为凑热闹。同时,一批主打“精简生活”“不消费主义”的博主开始快速积累粉丝,关注者们将对于自身生活的愿景投射在博主身上,希冀拥有“少即是多”的生活——要知道仅仅在几年前,“买买买”“消费升级”还是博主界的主流声音。有人在赚钱攒钱的路上乐此不疲,也有人能赚更能花,把有限的钱花出无限的花样。一百个人领到工资的计划中,就有一百种花钱的方法,没有孰对孰错,只有需要和适合。这一次,我们采访了几位不同城市20-30岁之间的普通年轻人,如取经般了解了一些他们日常花钱的去处,以及攒钱的心路历程!
衣服我是真不讲究,每天工服够穿了,消费大头是买设备买新的豆子!前段时间心一狠入了迈赫迪的磨豆机,得吃几个月土了,但没办法咱就是热爱这个行业!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下馆子吃饭,以及偶尔需要买衣服鞋子。这两年身边结婚的朋友开始多了,有时还要随份子钱。
花钱派
1.买衣服 2.做设计作业的时候打印,想要效果好就得多花钱。暂时还没背上车子房子的债,每个月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买衣服,和朋友吃饭娱乐,几年前也很喜欢出国旅游。我爸妈还挺放心我的存钱能力的,他们会隔段时间一次给我一笔生活费,我会根据日常的花销,先拿出近一半的数目存进银行,剩下的慢慢花。上海这个物价,没有固定收入基本上存不下什么钱,你不能不社交不买新衣服吧。之前没失业的时候,没有刻意存过,每月花剩下多少就存一点。结果就是这点积少成多的钱,帮我躺平至今。目前我的工资还不是很高,爸妈鼓励我趁着年轻多打扮打扮自己,所以我花销大一些他们也不会说太多,有时候一件衣服的价格就快赶上一个月工资了。有的,但还是会优先考虑自己日常所用,不会为了存钱让自己手头太紧。会根据每个月的花销情况,适当存一点,可能是一半也可能是三分之一。
Q:买东西时
哪些基础特性是你更看重的?
省钱派
网红/流行程度和品牌,再下面是价格。因为出去和别人社交,是需要这些东西给你“撑场面”的。我会先看价格,在脑子里大致转换成人民币后,再考虑质量、是否流行这些。我比较看重“性价比”,在此基础上再选比较时髦好看的款式。会同时看中价格和网红程度,还是很喜欢流行时髦的东西。
Q:今年双十一你买了什么?
如果没买,
给女朋友买了一瓶精华,自己买了双新鞋。明年1月就过年了,就当是过年的新鞋吧。今年家里的房子装修,应父母的要求帮他们买了个升降晒衣架。就买了这一样。其实很多东西不用只看双十一,平时也会有折扣。之前有加几件衣服进购物车,最后还是啥都没买,失业的人不配参加双十一。羊绒衫、可可粉,还买了个小烤箱,都是冬天能带来幸福感的东西。啥都没买。这两年深受我喜欢的牌子Patagonia鼓舞,决定把东西都用得长久一些,减少购买。给新家买了一些电器,还在李佳琦直播间下单了一些护肤品囤货。双十一没买,这几天farfetch这些海淘网站正是黑五折扣季,倒是下单了几件新衣服。
对现在无收入的我来说,钱当然是省出来的。但是听女朋友说她隔壁寝室的小姑娘在做穿搭博主,一开始花很多钱买衣服,后来稍微有点名气后,就有淘宝店送她衣服穿,也会接一些广告。我觉得从她这个例子来看,钱是可以被花出来的。该省省该花花,像我现在需要出去谈工作这些事情,就需要一些奢侈品和网红单品来撑场面。如果有一天不做这个工作了,那我就天天优X库,省钱还舒服。要看行业。有些行业是高投入高回报的,如果你身处其中,花钱的同时也是赚钱。如果是普通人,还是要尽可能为自己攒出一笔应急的积蓄。那要看钱花在哪。花在买东西省几十块钱上,你会省下一笔小钱,还能收获捡便宜的开心。花钱在提升自己上,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就能创造更多“大钱”。这一听就是花钱的人说出来的话!我反正觉得省钱挺开心的,而且我确实能省出来一笔钱,每当想到这个就觉得很有成就感。钱难道不是赚出来的吗?(许愿我明年早日找到好工作)花钱包装自己,你就是自己的金字招牌,再用能力得到别人认可,花出去的钱就会回来。(仅对我个人的职业而言,杠就是你对)没什么感触,如果我真的有一天开始省钱了,再告诉你!花出去的钱如果能正向回馈你,那你还会赚到更多的钱。只是为了消费而消费,只会越来越穷。
从上面的回答来看,多数人还是有“攒一笔应急钱”方面的意识。但因为消费观的不同,造就了“购物真开心”和“省钱万岁”两拨人群,个中原因,听听他们怎么细说!国内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兼职挣钱了,这个“爱好”也延续到了法国。我总觉得不能太依靠父母,现在读书的这笔钱有一部分也是我自己攒的。刚工作的时候去上海学习过一段时间,观摩过很多厉害咖啡师的工作,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西安虽然没有上海的咖啡行业那么卷,但懂行的客人也不少,必须投入有限的金钱和无限的精力去学习,才能吸引更多客人。(所以省出来的钱也基本都花在这儿了......来上海以后,身边各种诱惑比较多,有过一段“掉进消费主义坑”的时期。直到有次搬家,发现自己怎么买了那么多零零碎碎没用的东西,衣服更是有很多吊牌没拆就塞进柜子了,而且这样时间一长,你根本就想不起来买了什么!从那之后就开始有意少买东西,后来也接触到了“少买,买精”的概念,更愿意花钱在提升自己的身材管理/知识储备上。开始创业之后,意识到了万事都要靠自己,手头能支配的钱也只有这么多,要兼顾很多事情,所以能省则省了。失业以后,不好意思向爸妈伸手要钱,但也确实不太好找工作,只能一块钱掰两半花。
想有一笔属于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钱,攒一攒说不能能在老家给自己付个首付。一方面是随时要有应急的钱,另一方面我是真的觉得靠自己双手赚钱很快乐。尽量腾出时间自己做饭带饭,超级省钱。我家附近有个清美超市,每次一到七八点就有很多东西打折。叮咚买菜晚上也有折扣,只要有时间,怎么算都比天天叫外卖要划算,而且更健康。虽然买的时候觉得肉疼,但我特别爱惜做咖啡的设备,更新换代时可以放在二手平台上出掉,一来一去能给我省下不少钱。1.去菜市场买菜自己做饭,真的能省好多钱。2.大型超市有时候打起折来,比网上买还便宜,而且不光减价还会送东西。3.经常整理房间,这样你就知道你有哪些东西了,需要的时候能马上找到,买的时候也不会重复买。我的分享可能不是很具有普世性:第一个是留学生在法国可以申请房屋补助,我目前申请的是最高一档,每月可以减掉200多欧的房租。第二个是这边的二手市场非常成熟,曾经以几欧元的价格买到过几乎全新的家具、衣服,还曾经在街上捡过一个小冰箱。还有就是我每周会去教两个小朋友中文,这一笔钱就足够我日常吃饭啦。人来世上走一趟,不能太委屈自己。实在有看中又想要的,能力范围以内就买吧,开心最重要。可以让我花钱,但这钱要花得有所值,至少能让我认同。愿意为好质感,能让自己看上去更体面,具有社交属性的东西付钱。我很喜欢实体店消费挑选的过程,和网购完全没法比。而且其实在实体店买衣服,你很容易就能从自己手里的购物袋判断“买了多少”,网购就很容易刹不住车。我还挺喜欢买东西的,但我不会超前消费,买的都是自己买得起的东西,不喜欢了还会想办法二手出掉,所以大概算是比较理性的消费者吧!十年前我是败家女,出国买东西总要多买两个28寸箱子;之前还迷过一阵拆盲盒,那真的是无底洞!现在变得比较理性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之前该买的都买过试过了。我觉得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被种草的人,小红书关注了四五百个穿搭、美妆博主,看到她们分享了什么新东西就想买来试试。
Q:分享一些你的购物心得吧!
不要总是买各个大牌的经典入门款,这会让懂的人觉得你在打肿脸充胖子。能力允许的时候,买贵的大件可以帮你省掉很多比价的烦恼,东西也更有保障。但像手机支架、防磨脚贴这种小东西,pdd真的香!我喜欢用钱买到“时间”,让我的效率提高,比如说如果我要去某个地方,一查地图,打车要比公共交通快很多,那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打车。还有就是各种视频网站,下载平台的会员也会定时充,不用让自己伤神看广告。衣服、美妆这些,如果不是很讲究牌子,淘宝上平替很多,很多国货彩妆也不输给大牌。
金钱观的形成原因,和每个人的家庭、生活经历都有关系。读完今天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省钱派”还是”花钱派”,年轻人的理性消费,并不是一味节省。无论是为了生活中的小目标,还是花大钱用于包装自己,每一笔钱都花得有自己的理由。
消费看似“降级”,但如今社会快速发展,收入在提高,“消费主义的陷阱”更是遍地都是。而如何把有限的可支配金钱花得让自己满意,聪明的年轻人们思路显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