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很多方面介绍周芳,她是水下摄影师、纪录片导演、前金融从业者..... 周芳最初是因为看到了朋友拍的一组水下图片,萌生了想去水下摄影的念头。就去考了潜水证,拿起相机进入水下,爱上海洋,后来决定转行做一份跟海洋有关的事业。她第一次真正进入大海是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她说:“一个人在海里自由自在,周围只有鱼,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那一刻我才发现在地平面之下,还有另外一个神秘的我没有涉足过的一个世界。这样的时刻,让我感受到了热爱。”潜水,相比把它看作一项运动,其实是把我们带入另外一个世界的途径。潜水并不难学,是一件大众都可以做的事情,潜水证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就可以考取。潜水有几个特殊门类,像自由潜、洞穴潜水、乘船潜水是要求专业技能的。对于一般休闲水肺潜水来说,它是非常安全可控的。我特别喜欢的海域是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Galápagos),那里水流大水温低,是完全原始的状态且物种丰富。整个海岛对海洋资源非常重视,在这里人类和海洋就是共同体。岛上没有塑料,岛民们也不会扔垃圾,他们就像志愿者一样的,会向到来的人介绍海岛的知识。路氏双髻鲨(Sphyrna lewini),摄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做纪录片时,每次拍摄前我们会研究当地海域的生物。拍摄过程中向导或当地的旅游部门的人员了解生物情况。拍摄完成之后,工作室会把所有的物种信息按名称分类整理。每次下水,较浅的海域最长可以待2个小时,如果是水深或者温度特别低的地方,可以待40分钟左右。在北极潜水,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因为是在冰下,生态非常丰富,有大量耐寒的海带林,也有很多微观生物也有大型哺乳动物,如白鲸。冰下潜水,也让我有机会连续两年在冬天的渤海湾记录斑海豹,也就是后来的纪录片《水下中国》。我喜欢同潜水的向导聊天,他们对海洋很熟悉,能同他们学很多知识。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在巴哈马拍虎鲨的时候遇见的Vicent。他和妻子在巴哈马的海边开了一个小潜水店。夫妻花了10年的时间在全世界各地潜水,到巴拉马后就在这里把热爱做成了职业。我好奇地问他:“潜水店对你来说是一门生意还是热爱?” 他说是因为热爱,生意的部分可能是最无聊的,但他在下海看到鲨鱼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我特别喜欢鲨鱼,它其实是被人类误解最深的生物,也是最颠覆人类认知的生物。
路氏双髻鲨
它们不会主动去攻击人,我在鲨鱼身边游泳时,不会因为游在他旁边它就转过身来咬我。在全球400多种鲨鱼当中,真正有攻击性的其实不超过10种,这10种鲨鱼有特定的生活区域。大部分在海当中遇到的鲨鱼都是非常腼腆害羞的。而这样的发现,是在真正进入海洋,我拿着相机想要拍,它们躲着我的时候。以前,海洋生物对于我也很陌生。因为它们离人类比较远,但进入海洋之后,我本能地想靠近他们。我拿起相机开始去记录、学习、了解之后才发现它们行为的背后,比如为什么打架?为什么变颜色?为什么会躲起来?都是有趣的。 海狮,摄于美国南加州Santa Babara Island海狮,摄于加拉帕戈斯
研究生物之后,会发现它们简单的行为背后有更多的符号。以前我看到鸟,只会觉得是一只鸟飞起来了。现在我会想它要飞去哪?会看它是不是叼了树枝,猜测可能要去筑窝?时间久了人还可以读懂海洋生物的眼神、语气和肢体动作。就像Vicent说他长时间跟虎鲨在一起,可以了解每一只虎鲨的性格。他能说出每一只虎鲨的特点,有一些很有大佬风范,有些就非常胆小害羞,还会撒娇。我也尝试在平凡的潜水中发掘内心的变化,享受一只龙虾逃跑带来的快乐,一次挣脱海藻缠绕带来的满足,一个糟糕潜伴带来的自我历练。虽然渺小,但比起抱怨和失落,至少我们收获了一份简单的快乐。水下摄影同陆地摄影是完全不同的,水下有很多的光的变化,随着深度不同会慢慢消失,想要拍出很好的画面,要懂得如何去把光还原。
拍水下生物,要对生物足够了解。想拍一张照片可能并不难,但真正拍好一个生物,要知道它行为发生的时机和环境。豆丁海马,摄于菲律宾阿尼洛
海鳗,摄于巴厘岛·图蓝本
针虾,摄于印度尼西亚四王群岛
我们拍珊瑚产卵,一年只有一个晚上,三十分钟的机会。水温、环境、珊瑚种类,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珊瑚产卵的时机不同。每晚8点到12点,我们轮流下水守候,丝毫不敢放松。终于在第八天晚上,拍到了粉色的卵。如果想拍到真正的螃蟹的交配螃蟹也很难。螃蟹擅长伪装,会用海藻来装点自己插在钢毛上面,让自己看上去像一坨海绵。在水下,我还会拍到沉船、古迹和洞穴。这些偏历史和人文的也是水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它们没有生命,但背后是有很多的故事。
海底天然井,摄于墨西哥·图伦
拍鲨鱼的时候,我会拍鲨鱼特别萌的瞬间,借此传达我对它的情感,因为我决定它们特别可爱。有了这些照片的存在,人和生物好像就多了沟通的可能。捷克鱼群摄于哥斯达黎加·可可岛
摄影一直是我的爱好,刚接触潜水时我在投资公司上班,直到三年后的2015年,我辞去工作成立了一个拍摄海洋纪录片的工作室。在水下的状态和在陆地的忙碌是相反的,每次下水都是一种疗愈,可以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冲洗掉,到水下才真正进入到可以感知自我的世界。我非常珍惜这种感受,也迷恋上能发掘自我内心的水下世界。我在水下拍鲨鱼,它们有视觉冲击从拍摄角度来讲说是一个很好的拍摄对象。虽然它本身有点恐怖,但我发现鲨鱼和人类是亲密的,它是非常可爱聪明的生物。这样的认知也是在陆地不能了解到的。我开始在网上分享我拍到的鲨鱼,也写游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这些业余时间做的事情带给我的乐趣远超过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的满足感带来了自我价值认同。我在做的全职工作,除了能满足我经济上的收入,为什么不能给我带来这样的心情呢?在海底,我有更多时间去了解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未来想过什么样的日子。我在开工作室前并没有想清盈利模式,但我特别清楚,这肯定是让我内心非常愉悦,而且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我和潜水的几个伙伴说想做一个工作室,专门拍摄全世界各地的海底世界和海洋生物,让很多没办法去大海的人能知道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就辞掉了工作全职去做了。把热爱变成职业需要勇气,但我的内心从来没有后悔过。特别开心的是每天早上起来都是充实的,有好多事情要去做去学,每天晚上躺下的时候也很满足,因为比昨天多学了一些东西,从海洋濒危生物到淡水的水生植物,海底的世界可探索的有很多。我经常说探索海洋可以干到老,因为只要不断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就永远不会觉得这件事做完了。这也缓解了我年龄和心理上的焦虑,在30多岁转行选择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发现年龄不是障碍,反而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好。我就不害怕尝试新的事物,也不再害怕开始得太晚。遇到和你相像的人很重要。我以前没有接触潜水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做不到,但事实上真正进入这个领域之后,会发现有很多人其实跟我一样,大家都是普通人。海洋就像我的母体,每个人都可以试着找到自己的母体,那是你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希望。有的人十几岁就发现了,像我30多岁才发现,也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想去找自己的母体。大学毕业的时候,不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欢是什么,只要不放弃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就一定有机会成为那样的人。但现实是有很多人安于现状了,不想要再寻找了。最后,想分享一段来2016年,周芳在哥斯达黎加的可可岛潜水10天之后写下的一段话:“离开可可岛,回到Wi-Fi世界,手机里满满的信息,充斥着失联10天各种关心,也堆积了一串串问号,忽然有些茫然,不懂人间冷暖,不会例行早安晚安问候,不知道亲人友人的现状,似乎一切都变了,似乎一切就该如此。现实,终究是要回来的,早一天,晚一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