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尔格莱德:没有硝烟的岁月


文/曹然


1488534508201001882.png


秋日的贝尔格莱德,一个年轻人的身影与铁轨叠印在一起,沉默、落魄、迷惘。这是塞尔维亚人熟悉的感觉。尤其是刚刚走出米洛舍维奇的专制主义时,他们仿佛从漫长的梦境中醒来,急于追赶瞬息万变的世界,却在岔路口犹豫彷徨。前方或许是欧洲式的、自由民主富足的许诺,背后则是无法轻易舍弃的历史重负。


如今,时光又过去了十几年,他们是否能到达应许的未来?曾经的信念与凋敝贫困的现实仍相对峙。


摄影/Thomas Dworzak


“主啊,你往何处去?”贝尔格莱德街头的一句传教标语,不经意间折射出了塞尔维亚人无所适从的焦虑。


正是15年前的此刻——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在北约轰炸的硝烟中,他们告别了20世纪最后一个春天。走在街上,不可避免地与被炸毁的内政部和国家电视台废墟相遇,在行人沉默的凝望中,它们撕破了贝尔格莱德从容的、欧洲化的表象。集体的记忆拒绝与现在和解。公元前3世纪建城以来,贝尔格莱德历经约115次战争,其中44次被夷为平地。在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眼中,它曾是一座静止在战争中的都市。炮火与千万个庸常的日夜交织,和平成为反常和荒谬。
在电影《地下》中,他描绘了这个城市的梦境:1941年德军入侵南斯拉夫王国期间,主人公们为躲避空袭进入一处地下据点。他们在此寻欢作乐、坠入爱河,忘却了时间,浑然不知“二战”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到来。他们听信地上骗子对时局的通报,源源不断为抵抗德军生产军火,却被骗子倒卖牟利。50年后,主人公意外重返地上,发现战争仍在继续,于是高喊“打倒纳粹”加入其中,不料却是南斯拉夫各族的互相残杀。人们在时间中前行,却不断退回过去。


……


历经在巴尔干担任领袖角色、甚至搅动世界局势的人们,难以接受偏居欧洲边缘、受制于强权的事实,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平静的生活已经胜过了一切。2000年,取代米洛舍维奇成为南斯拉夫总统的伏伊斯拉夫·科斯图尼察发表演讲:“我是一个普通人,就像你们一样。我无意重建世界秩序,宁愿和你们一起重建这个国家。我知道你们想生活在一个普通的、一般的国家,在这里一切都普普通通:经济、生活水准、工业发展、医疗和媒体。”这种普通在90年代却是奢求,被狂热和幻觉不断破坏。今天,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回归生活本身,淡去了对政治活动的热情。奥列格和同伴们甚至表示没有兴趣参与大选投票,因为政客全是骗子。不同于留守在科索沃的塞族同胞,他们对寻求普京的支持也没有太大兴趣。普遍的幻灭也威胁着民主的意义。


日常生活的一切并不尽如人意。塞尔维亚的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只有1990年战前的80%,2013年失业率超过20%。贝尔格莱德人如他们的农民祖辈一样生活,只不过是慵懒地坐在波西米亚区的廉价咖啡馆花掉最后一个铜板,而非乡间小屋前,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的生活常态——将最好的年华浪费在闲坐与谈笑之间。无论身负何种重担,这种不可抗拒的诱惑始终将他们拖回原点。他们并不因此焦虑于存在的意义。或许,没有硝烟的生活,才是历史给予他们的最宝贵的馈赠。


完整内容请见《Lens》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