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长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和灵魂的模样”


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刘磊


1488533841833019542.png

 

照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两个苏联的孩子在广场上玩耍。这是红色帝国的最后时光,表面的宁静下暗流翻滚。孩子们是无忧无虑的,但他们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成年人的世界。 纪录片《生于苏联》,从苏联各地1500个孩子中挑出20个生于1983年的孩子,在他们7岁的时候:安德烈在西伯利亚的孤儿院里参加十月儿童入队仪式,安东在外公的高干楼里预言接下来可能会有一场政变,季玛在莫斯科的麦当劳餐厅(全国仅此一家,“外面排的队比列宁墓还长”)里狼吞虎咽,帕沙刚逃离阿塞拜疆的家乡,住在红场上搭建的难民营里…… 虽然只有7岁,但在当地的宗教意义里,从此,“他们要在上帝面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新的时代和一段段未知的人生等待着他们。


塔斯和丹尼斯在幼儿园里打 架。一个 30 多岁的男子上前要 把他俩拉开,他发现俩孩子的脸一模一样,后来知道他们是双胞胎。男子是个导演,名叫谢尔盖·米罗什尼琴科 (Sergei Miroshnichenko), 他 正 为 筹 拍的一部纪录片物色主人公。   这部纪录片最初的创意来自迈克尔·艾 普特:选择一些 7 岁的孩子,拍他们的故 事;之后每七年回访一次,追踪他们的成 长历程。迈克尔想验证那句耶稣会箴言:“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类似中国民间 ‘3 岁看大,7 岁看老’的说法)。1964 年,《七 年》系列纪录片首度与观众见面,如今已 经有 8 集问世,最新一集是 56 岁篇。除 7岁篇外,其余几集皆由迈克尔执导。   在决定要拍摄苏联版的《七年》(最终 的名字是《生于苏联》)时,迈克尔参与的 班底选择了谢尔盖·米罗什尼琴科为导演。 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谢尔盖已经获得了 一些纪录片奖项,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两 个孩子的父亲,纪录片的主人公将是和他 的孩子年龄相仿的一群 80 后。   确切地说,《生于苏联》的 20 位主人 公是一群生于1983年的孩子。该系列的 7 岁篇拍摄于 1989 年秋季到 1990 年冬季。


……


贯串纪录片的不是主人公的故事,而是一 个个不同的主题。这些主题涵盖了政治、 信仰以及人生等诸多方面:死亡是什么? 列宁是谁?革命是什么?自由是什么?金钱意味着什么?相信上帝吗?如何理解十 月儿童?如何看待大人的生活?对戈尔巴乔夫怎么看?西方世界是怎样的?晚上做 了什么样的梦?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有些问题对拍7岁篇时的孩子来说, 似乎过于深奥了。但满脸稚气的孩子给出 的答案却成熟得令人吃惊。其中的原因, 谢尔盖是这么解释的:“这发生在一个剧变 前的国家里。压力和生存的欲望使得这个国家的人民成长得非常迅速。可能这就是 孩子们在我的片子里如此严肃的原因。此外,我认为苏联的学龄前教育体系是有效 的、成功的。学校教育亦如此。”


……


从 14岁篇起,片中反复出现主人公 之前的镜头。在剪辑拼接中,时间的魔力自然地呈现了出来。有些场景,会在导演 的安排下重现。比如,14 岁的塔尼亚和伊 拉坐在一起翻看杂志,而主人公自己已经 忘记当年看过这本杂志了;比如,28 岁篇 中,丽塔回家见完女儿,匆匆离开后,她的女儿望向窗外——曾经,21 岁的丽塔抱着女儿也这么望着窗外。有些问题,会被重复问及,相同或迥 异的回答被人为地并置一处。


问 7 岁的娜斯佳(她是俄罗斯族):“你 有没有吉尔吉斯族好朋友?” 答:“我吗?没有。因为我害怕他们。”   问 14 岁的娜斯佳:“你有没有好朋 友?”   答:“有。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吉尔吉斯 族女孩。”


……


“岁月无情,生命自有其轮回。与上帝或自己(看自个儿的信仰吧)最后的对话, 无人可免。要对时光感恩,努力完善自我, 多为他人做点什么。否则,到了生命的尽头, 你会羞愧的。”这是谢尔盖·米罗什尼琴科 20 年来拍摄这部关于人生的纪录片的最大感受。


……


完整内容请见《Lens》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