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存的姿势——2012年的中国电影


文/本刊记者 一某



巨大的银幕上,一柄利刃贯穿了人的喉咙,影院的黑暗中低声传出惊呼——这是影片《一九四二》临近尾声的一幕,被屠戮的是我们的同胞、1942年河南发生的饥荒中死去的300万人中的一个。我却感觉不到疼痛。


巨大的银幕上,一柄利刃贯穿了人的喉咙,影院的黑暗中低声传出惊呼——这是影片《一九四二》临近尾声的一幕,被屠戮的是我们的同胞、1942年河南发生的饥荒中死去的300万人中的一个。我却感觉不到疼痛。不能说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们不用心,纪念那些平凡、无名的逝者,其努力值得敬佩;对人性的细微体察,诸多形象微妙的银幕设计,也将故事从民国拉进了现在,让更多戏外的历史和话题引起了关注。但是,我们感觉不到饥饿。过多的线索、过多的政治人物冲淡了本应有的悲凉。《一九四二》试图以个体描述历史,可惜众多人物中没有一个足以撑起这个故事。演员布罗迪的出演,不由得让人想起电影《钢琴师》,在导演波兰斯基的镜头中,没有出现希特勒或戈林,仅仅由一个人物的感受,便令人感受到那场劫难的恐怖。相比之下,《一九四二》像一柄钝杵,貌似震慑千军,却缺少穿透力。


随着更加年轻的观众群体成为消费主流,他们开始让自己的喜好决定自己的钱包。《画皮2》是顺应潮流成功的例子。而另一些作品,即使称不上商业成功,也显示了逢迎新观众群体的意图。比如冯德伦导演的《太极》,杨树鹏的《匹夫》、管虎的《杀生》和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均以栖身乱世的小人物为主角,让他们成为荒唐时局中的胜利者,弥漫开一股邪典之风。更极端的Cult风案例来自网络:吉林省四平市人民剧场的一群青年二人转演员,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一部73分钟的“电影”,他们以泼皮姿态演绎着现实生活中荒唐的故事,调侃着黑帮、强盗与富人。这部《四平青年》被上传互联网,三天后,四平地方政府勒令其强行删除时,《四平青年》的点击量已达到惊人的930万次。这段视频简陋得不能算一部“电影”,其中夸张的暴力、色情和脏话也让人皱眉,但当土得掉渣的方言对骂之间熟悉的香港黑帮片配乐响起时,仍然令人忍俊不禁。而现实的结局同样滑稽:四平市政府以“影响地方形象”为名,将所有参与演出制作的“四平青年”从四平市人民剧场全部辞退,这恐怕是创作者编也编不出的结局。

  

完整内容请见《Lens》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