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尔及尔:白平衡下的双重焦点


文/本刊记者 唐凌洁


1488511882898011801.png


一群阿尔及尔男人拿着枪在广场跳起舞蹈,随之而起的尘埃笼罩着他们,如梦如幻。 事实上,整个阿尔及尔城就像是一座大剧场,轮番上演着悲剧、喜剧、歌舞和战争。在这里,各种语言、不同种类的人,浸泡着时光新鲜或陈腐的流水,不断冲刷着这片烟尘笼罩的土地。工业时代发动机孤独的噪音,混杂着千百年拍岸的海水;主妇们蒸粗麦粉时氤氲在厨房的蒸汽,混杂着鲜血和硝烟的气息。宁静又狂躁,沉重又轻盈。


在急于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路程中,阿尔及尔始终保持着它最独特的标记:白色。这个被高山和海湾环抱的城市,常常沐浴在热蒙蒙的薄雾中,道路随山势上下起伏,交错相连,涌向海边。大海让人陶醉的味道,以及温和气候、灿烂阳光带来的愉悦,也会让人忘记它身为阿尔及利亚的首都曾经所承受的痛与复杂。


英国作家简·莫里斯曾经说,“西方在非洲传教的一个悲哀结果是这片大陆的庸俗化。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断绝了来自其不稳定的遗传习俗的营养,转而填塞了一堆轻率鲁莽、浅尝辄止的教育和基督教信仰。”而在这一轮匆匆赶赴全球化盛筵的潮流中,飞机上运载的中国劳工远比知识分子多,又让许多非洲国家首都呈现出一幅中国县城的面貌,或者喧腾,或者沉默,却大都失焦。


阿尔及尔却是不同的——它的焦点就像阳光和大海一样清晰,总是有两个。你能在每一次停住脚步的时候发现它们:法式的和阿拉伯式的建筑,马赛式优雅的街巷和庄严肃穆的清真寺,牛仔裤、长风衣的男子和一身白袍、一袭面纱的妇人……


很多时候,这双重焦点用同样美好的音乐、美食和纪念品向旅行者“献媚”,仿佛如此,便可悄然抹去它曾经暴戾、挣扎的往事。


完整内容请见《Lens》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