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充满异质的城市
文/本刊记者 唐凌洁
城中有太多的秘密是你无从获知的,它有着不事张扬、低调保守的城市精神。正如学者熊月之先生所言,“你可以说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我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大本营;你可以说它摩登,我可以说它传统;你可以列出一百条理由说它是罪恶之渊薮,我也可以列出一百条理由说它是文明之窗口”,任何断言都难免失之偏颇。
上海这座城市,接触得越深越感神秘莫测,随着城市空间的迅速变迁,更添了一份创伤性的陌生感。
“只认衣衫不认人”的现象,要归因于上海这座城市开埠早,现代化程度高,鱼龙混杂。20世纪初,社会学家齐美尔曾提出过类似的城乡心理差异论,认为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交往对象的增多,和社会、经济、职业组成的多种多样,导致诸多印象在一瞥之下便已形成,又怎会像交往方式与对象都相对固定的小地方那般从容不迫。
在“乡土中国”的背景下,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座城市,形成了最早的“现代人”“现代关系”。人们身份的复杂多样和城市空间的错置交相作用,共同书写着这座城市的性格。
人们喜欢用法租界遗留下来的小资调调来描绘上海。淮海路是上海的香榭丽舍,复兴公园好似巴黎的卢森堡公园,一旁的电影院取名巴黎大戏院,稍不留神拐进一条名叫思南路的林荫小道,它的路名还留存了法国作曲家名字的谐音。两旁的行道树是巴黎悬铃木,隔三差五是洋房中小巧精致的咖啡馆,还有猩红色布篷遮掩下的法式餐厅。
完整内容请见《Lens》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