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代颠沛流离者致敬
文/尹非 周璇
台湾高雄的街头,几个不同身份、年龄和性别的乘客挤在一辆老巴士的加座上打着盹儿,他们身后的一面玻璃裂开了,外面垂着几根电线。若不是另一面玻璃上写着“安全门”的字样,谁会知道这竟是车门所在。60年来,正是这些似曾相识、颠沛流离的面孔,构建了台湾社会的多元化。尘埃落定之后,苦难与流亡也许未尝不是幸事一桩,萨义德的态度颇有可以借鉴之处:“我向我早先人生中焦虑不安且大致隐藏未露的一面汲取力量——反权威主义、突破被强迫的沉默,最重要的是,发布不和谐的声音,重新面对无法调和的事物之间本来就有的那种紧张,从而粉碎、驱除一套不公不义的秩序。
封闭的空间,收纳南腔北调、爱恨善恶,发酵、埋种、收成,仿佛人性的实验室,又是多元世界的育婴间。最终,它喂养出的孩子们活跃在台湾的各个领域——从政界的宋楚瑜、刘兆玄、胡志强,文艺界的林青霞、李立群、邓丽君、任贤齐、张艾嘉,到黑道的陈启礼,关于它的回忆闪耀在杨德昌、陈坤厚、张作骥的电影里,也栖身于朱天文、张大春、苏伟贞等人的文字中……